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全球央行持续购金为金价提供长期支撑

央行购金已成全球动向

近年来,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大亮点。数据显示,我国官方黄金储备已连续九个月增加,7月末达到7396万盎司。这并非我国独有现象,全球黄金协会报告显示,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维持在五年平均水平以上,较十年平均水平高出40%以上。这种全球范围内的央行购金热潮,为金价提供了坚实的支撑。

为什么各国央行如此青睐黄金?答案很简单: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,黄金作为”避险之王”的价格日益凸显。特别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,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,黄金的保值功能更受重视。各国央行通过增持黄金来优化国际储备结构,这种动向短期内不会改变。

多重影响推动金价上涨

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只是支撑金价的影响其中一个。实际上,当前金价上涨是多方面影响共同影响的结局。今年以来,黄金现货价格呈波动上升动向,从1月的2657美元/盎司涨至7月的3333美元/盎司,累计涨幅达25.45%。这一涨势背后,既有美联储政策预期变化的影响,也有地缘政治风险的推动。

国际机构普遍看好黄金后市。渣打银行预测未来3个月金价有望触及3400美元/盎司;花旗则预计第三季度金价将在3100至3500美元/盎司区间盘整。特别需要关注的是,美国非农数据”爆雷”后,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大增,这将成为推动金价上涨的新动力。可以说,在多重利好影响叠加下,金价易涨难跌的态势已经形成。

央行购金战略意义深远

全球央行持续购金不仅对金价形成支撑,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。截至7月末,我国黄金储备占国际储备资产的7.0%,明显低于15%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。由此可见我国增持黄金仍有很大空间,未来很可能会继续这一动向。

从民族战略角度看,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信用,为人民币国际化创新有利条件。黄金作为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,其战略价格不言而喻。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环境下,适度减持美债、增持黄金,是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的明智之举。可以预见,未来全球央行购金热潮还将持续,这将继续为金价提供长期支撑。


返回顶部